读某历史时期长江流域发生洪涝次数分布图,回答问题.
(1)长江源自唐古拉山,依次流经青藏高原、横断山区、______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全长6300千米,最终注入______海.
(2)从图中看出,该时期长江流域发生洪涝的次数自上游到下游逐渐______(增多、减少).
(3)长江上游地区多山地,水流湍急,多______(水能、耕地)资源;下游河段水流平稳,有利于______(发电、航运).
(4)长江沿江地带沟通东部______地区与西部______地区(经济发达、资源密集),是承东启西的纽带,可相互优势互补.
(5)长江上游地区毁林开荒严重,易引发______(水土流失、沙漠化)问题.中下游地区人口密集,工农业发展快,______(水土流失、环境污染)问题严重.
正确答案:
(1)长江源自唐古拉山,依次流经青藏高原、横断山区、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全长6300千米,最终注入东海;
(2)从图中看出,该时期长江流域发生洪涝的次数自上游到下游逐渐增多;
(3)长江上游地区多山地,水流湍急,多水能资源;下游河段水流平稳,有利于航运;
(4)长江沿江地带沟通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与西部资源密集地区,是承东启西的纽带,可相互优势互补;
(5)长江上游地区毁林开荒严重,易引发水土流失问题.中下游地区人口密集,工农业发展快,环境污染问题严重.
故
正确答案:
为:
(1)四川;东;
(2)增多;
(3)水能;航运;
(4)经济发达;资源密集;
(5)水土流失;环境污染.
读某历史时期长江流域发生洪涝次数分布图,回答问题.(1)长江源自唐古拉山,依次流经青藏高原、横断山区、______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全长6300千米,最终注入______海.(2)从,八年级地理
时间:2017-08-24
上一篇:关于长江的叙述,错误的是()
下一篇:读“长江流域图”,填空.(1)
相关推荐
-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 有关日本的叙述,正确的是A.最大的岛屿是九州岛B.北海道在四大岛中纬度最低C.本州岛和九州岛之间是日本海D.本州岛和四国岛之间是濑户内海
- 关于日本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A.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B.多火山、地震C.平原面积广阔D.地狭人稠
- 日本多火山、地震主要是由于处于那两个板块交界处,地壳跃()A.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B.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C.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D.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
- 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主要原因是A.多火山、地震B.地形以山地为主C.自然资源丰富D.多港湾,交通便利
- 下列自然资源中,日本比较丰富的是()A.煤炭B.森林C.铁矿D.石油
- 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
- 日本人的传统服装是()A.旗袍B.西装C.和服D.牛仔服
- 能够反映日本工业区分布特点的是
- 日本工业集中在太平洋沿岸一带的主要原因是()A.受日本暖流影响,气候温暖湿润B.接近太平洋大渔场,水产丰富C.受火山、地震等自然灾害影响小D.有优良的港湾和接近消费市场
- 地图的三要素是()A、比例尺、方向、图例B、图名、比例尺、图例C、比例尺、方向、图名D、图名、方向、图例
- 下列产品中日本大量出口的是
- 绘一张学校操场平面图,采用下列哪种比例尺较合适()A、1:1000B、1/4000000C、030千米D、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千米,八年级地理
- 判读比例尺大小的正确方法是()
- 日本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是A.地域狭小B.资源贫乏C.海岸线曲折,多良港D.人口众多、消费市场广阔
- 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A.处在太平洋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B.处在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C.处在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D.处在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