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孝文帝)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魏书》
请回答:
(1)与材料一反映的史实直接相关的改革家是谁?他的哪一条变法措施对秦国封建制的确立和巩固起了关键作用?(3分)
(2)材料二中的“北俗之语言”指哪个民族的语言?这场改革有何进步意义?(3分)
(3)上述两场改革对当今社会有何现实意义?(2分)
正确答案:
(1)商鞅(1分);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2分)
(2)鲜卑族;(1分)促进北方经济的发展,加速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北方的民族大融合。(答出其中一点即可得2分)
(3)改革应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不怕困难,勇于创新。(其他言之有理即可得2分)
试题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商鞅变法的史实。材料一中图片反映了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中奖励耕织,即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可以免除徭役这一项措施,商鞅变法中“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这一项措施对秦国封建制的确立和巩固起了关键作用,因为中国封建社会的基础是封建土地私有制。
(2)本题主要考查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本题,要知道北魏孝文帝是哪个民族的,因为北魏孝文帝是鲜卑族的,因此材料中的“北俗之语”主要是指鲜卑族的语言;这场改革的进步意义主要是促进北方经济的发展,加速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北方的民族大融合。
(3)本题主要考查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对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实际上是考这两场改革对当今社会的启示。这两场改革都顺应了当时时代发展的潮流,与时俱进,改革者都排除万难,勇于创新。因此,研究这两场改革的现实意义是,它们告诉我们改革应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不怕困难,勇于创新。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孝文帝)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魏书》请回答:(1)与材料一反映的史实直接相关的改革家是谁他的哪一条变法
时间:2018-02-03
相关推荐
- 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A、会不会使用工具B、会不会直立行走C、会不会制造工具D、会不会使用天然火
- 我国是目前世界上发现原始人类遗迹最多的国家,下面关于我国远古人类的说法错误的是:()A.元谋人是目前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距今约170万年B.北京人体征的变化表明,劳动
- 据最新考古发现,在我国重庆巫山龙骨坡发现了巫山人经科学测定,巫山人距今约240万—180万年这样,我国人类历史至少可以向前推进的年数是()A.10万年B.70万年C.100万年D.1
- 约18000年前元谋人建立了夏朝约7000年前北京人制造彩陶约四五千年前山顶洞人种植水稻约170万年前河姆渡居民祖国境内最早人类2070年前半坡居民在涿鹿大败蚩尤约70万至20万年前
- 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发现于()A、北京西南周口店一带B、云南元谋县C、浙江余姚市D、山东大汶口
- 北京人是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错误:_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
- 在东方人类的发源地将投资6亿元人民币,建设一个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中国元谋东方人类祭祖台文化工程”该工程修建的地点应该在()A.陕西蓝田县B.云南省元谋县C,北京周口店D.浙
- 元谋人在云南省元谋县发现,距今约170万年()
-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 据考古发掘资料表明,目前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蓝田人
- 科学家们依据对考古发掘出来的实物资料进行考察和研究,创立了科学的人类起源理论,指出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的因素是()A.使用火B.直立行走C.定居生活D.劳动
- 下列原始居民在中国生活的先后顺序是①元谋人②山顶洞人③半坡居民④河姆渡居民⑤北京人()A.①②③④⑤B.②⑤③④①C.⑤①②③④D.①⑤②④③
- 我们已发现的人类,请你按时间的先后排列①元谋人②北京人③蓝田人④山顶洞人()A.①③②④B.①④③②C.①③④②D.④③②①
- 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
- 下列我国古代的科技著作,哪一组的两项不属同一领域?()A.《周髀算经》和《天工开物》B.《齐民要术》和《农政全书》C.《甘石星经》和《授时历》D.《千金方》和《本草纲目》
- 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A、使用天然火B、制造工具C、直立行走D、共同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