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365答案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生活常识 学习资料

某实验小组对“载人宇宙飞船或潜水艇中一般都要安装盛放过氧化钠(Na2O2)颗粒的装置”感到非常好奇,设计实验进行探究.【提出问题】过氧化钠是否为一种制氧剂与人呼出的哪种气体,化学

时间:2017-07-21
某实验小组对“载人宇宙飞船或潜水艇中一般都要安装盛放过氧化钠(Na2O2)颗粒的装置”感到非常好奇,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过氧化钠是否为一种制氧剂?与人呼出的哪种气体发生反应?
【查阅资料】人呼出的气体中主要成分是N2、O2、CO2和水蒸气等.
【提出猜想】过氧化钠与人呼出的N2或CO2或水蒸气反应并生成氧气.
【进行实验】
实验Ⅰ:验证过氧化钠与氮气反应并生成氧气.
(1)实验操作如图1所示.
(2)实验现象及结论:观察到______现象,判断过氧化钠与氮气没有发生反应.
实验Ⅱ:验证过氧化钠与水蒸气反应并生成氧气.
(1)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2所示装置.其中A装置的作用是______,发生的变化是______变化.
(2)实验现象及结论: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过氧化钠与水蒸气发生反应并生成氧气.
实验Ⅲ:验证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并生成氧气.
(1)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上图3所示装置.
(2)实验记录
实验操作主要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及解释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向装置中加入药品.装置的气密性良好.②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A装置中缓慢加入稀盐酸.A装置中观察到的现象有______,C装置中有气泡出现.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C装置作用是______.③一段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在D内进行检验.带火星的木条______.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并生成氧气.【实验反思】
(1)根据实验Ⅱ和Ⅲ,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或水蒸气反应后,还产生了另一种物质,该物质是______(填“单质”或“化合物”).
(2)某同学对实验Ⅲ的设计提出疑问:该实验不能证明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确实发生了反应,你认为他的理由是______.
(3)图3中C装置中的氢氧化钠溶液能否用澄清石灰水代替,说明你的理由?______.
正确答案:
【进行实验】实验Ⅰ:(2)如果过氧化钠与氮气发生反应生成氧气,则燃着的木头燃烧更旺,如没反应,则燃着的木条熄灭;
实验Ⅱ:(1)由题意知,A装置是把水加热至沸腾产生水蒸气,所以A装置的作用是提供水蒸气,液态的水变成水蒸气没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
实验Ⅲ:(2)②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所以反应现象时有气泡产生,同时大理石逐渐减小反应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C装置作用是除去没反应掉的二氧化碳,能收集到较纯的氧气;根据实验结论: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并生成氧气,所以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实验反思】(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或水蒸气反应后除了生成氧气,另一种物质中一定还含有钠、碳或氢元素,所以一定为化合物;
(2)因为生成的二氧化碳中混有水蒸气,而水蒸气与过氧化钠反应也生成氧气,故应先干燥二氧化碳,再和过氧化钠反应;
(3)C装置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是为了吸收二氧化碳,不能用澄清石灰水代替,因为氢氧化钙微溶于水,石灰水是稀溶液,很难把反应生成的氧气中的残留二氧化碳吸收干净;

正确答案:
为:【进行实验】
实验Ⅰ:(2)燃着木条熄灭
实验Ⅱ:(1)提供水蒸气、物理
实验Ⅲ:(2)实验操作主要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及解释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向装置中加入药品.装置的气密性良好.②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A装置中缓慢加入稀盐酸.A装置中观察到的现象有 产生气泡,大理石逐渐溶解,C装置中有气泡出现.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C装置作用是 吸收二氧化碳,净化氧气.③一段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在D内进行检验.带火星的木条 复燃.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并生成氧气【实验反思】(1)化合物;
(2)二氧化碳中混有水蒸气,而水蒸气与过氧化钠反应也生成氧气;
(3)不行,因为石灰水微溶于水,是稀溶液,很难把反应生成的氧气中的残留二氧化碳吸收干净.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16-2020 www.365da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365答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

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时内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