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365答案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生活常识 学习资料

中国外来入侵昆虫有哪些?外来入侵动物昆虫名录

时间:2024-12-18
序号名称别名/俗名学名分类地位发布时间发布批次
1蔗扁蛾香蕉蛾Opogonasacchari(Bojer)鳞翅目,辉蛾科2003年第一批
2湿地松粉蚧火炬松粉蚧Oracellaacuta(Lobdell)同翅目,粉蚧科2003年第一批
3强大小蠹红脂大小蠹DendroctonusvalensLeConte鞘翅目,小蠹科2003年第一批
4美国白蛾秋幕毛虫、秋幕蛾Hyphantriacunea(Drury)鳞翅目,灯蛾科2003年第一批
5桉树枝瘿姬小蜂/LeptocybeinvasaFisheretLaSalle膜翅目,姬小蜂科2010年第二批
6稻水象甲稻水象LissorhoptrusoryzophilusKuschel鞘翅目,象甲科2010年第二批
7红火蚁/SolenopsisinvictaBuren膜翅目,蚁科2010年第二批
8苹果蠹蛾苹果小卷蛾、苹果食心虫Cydiapomonella(L.)鳞翅目,卷蛾科2010年第二批
9三叶草斑潜蝇三叶斑潜蝇Liriomyzatrifolii(Burgess)双翅目,潜蝇科2010年第二批
10松突圆蚧/HemiberlesiapitysophilaTakagi同翅目,盾蚧科2010年第二批
11椰心叶甲/Brontispalongissima(Gestro)鞘翅目,铁甲科2010年第二批
12红棕象甲/Rhynchophorusferrugineus(Oliver)昆虫纲、鞘翅目2014年第三批
13悬铃木方翅网蝽/CorythuchaciliataSay昆虫纲、半翅目2014年第三批
14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solenopsisTinsley昆虫纲、半翅目2014年第三批
15刺桐姬小蜂/QuadrastichuserythrinaeKim昆虫纲、膜翅目2014年第三批
16美洲大蠊蟑螂,蜚蠊,偷油婆,香娘子,石姜,负盘,滑虫,茶婆虫PeriplanetaAmericana(L.)蜚蠊目,蜚蠊科2016年第四批
17德国小蠊德国蟑螂,德国姬蠊Blattellagermanica(L.)蜚蠊目,姬蠊科2016年第四批
18无花果蜡蚧榕龟蜡蚧,拟叶红蜡蚧,锈红蜡蚧,蔷薇蜡蚧Ceroplastesrusci(L.)蚧总科,蚧科,蜡蚧亚科2016年第四批
19枣实蝇/CarpomyavesuvianaCosta双翅目,实蝇科2016年第四批
20椰子木蛾黑头履带虫、椰蛀蛾、椰子织蛾OpisinaarenosellaWalker鳞翅目,木蛾科,木蛾亚科2016年第四批
21松树蜂云杉树蜂,辐射松树蜂SirexnoctilioFabricius膜翅目,树蜂科2016年第四批
外来入侵昆虫危害及防治措施(部分)美洲大蠊(蟑螂、偷油婆)

地理分布:原产于非洲北部,可能是在贩卖黑人时期由非洲带入美洲。

中国分布:美洲大蠊在中国各省市广泛分布。主要分布在北京、河北、辽宁、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山东、湖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台湾等地。

入侵危害:美洲大蠊的排泄物和蜕落的表皮带有过敏原,可以引发皮疹、哮喘等病症;美洲大蠊还能携带多种致病菌,如痢疾杆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沙门杆菌、伤寒杆菌和寄生虫卵,是家畜及人类许多传染性疾病的重要传播媒介。

防治方法:保持室内隐蔽场所的清洁卫生。可采用0.2%的氯菊酯对美洲大蠊直接喷洒,有100%的致死效果;或喷洒氯氰菊酯+有机磷、氯菊酯+氯氰菊酯、溴氰菊酯+增效磷等防除美洲大蠊。也可采用人工合成的美洲大蠊性信息素作为引诱剂及病毒制剂等进行防治。目前,也有利用蜚蠊啮小蜂寄生美洲大蠊的卵,天然寄生率超过50%。

德国小蠊(德国蟑螂、德国姬蠊)

地理分布:原产南亚,也有学者认为起源于非洲。随着地区间经济贸易而远距离传播。

中国分布:分布遍及全球,在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均有分布。现主要分布于北京、辽宁、黑龙江、上海、福建、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新疆等地。

入侵危害:德国小蠊分泌物可使食物变质,导致人类中毒。它会咬食和破坏食品、纸张、文物、电子设备等,同时携带痢疾杆菌、结核杆菌、脊髓灰质炎病毒、乙肝病毒等多种致病菌而威胁人类健康,严重影响人类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

防治方法:保持室内各场所清洁卫生。可采用丁子香酚、α-松油醇、肉桂醇3种植物精油等比例混合物防除德国小蠊。化学防治德国小蠊较便捷和有效,如喷洒氟虫胺、毒死蜱、菊酯类药剂,也可投放毒饵,喷洒和投放时要注意环境污染和人畜健康。

红火蚁

地理分布:原产南美洲多国,现分布于南美洲多国、美国、澳大利亚、马来西亚、中国(台湾、广东、香港、澳门、广西、福建、湖南)等地区。

入侵历史:2003年10月台湾桃园报道发生红火蚁,2004年9月广东吴川报道发生红火蚁。2005年监测显示,广东深圳、广州、东莞、惠州、河源、珠海、中山、梅州、高州、茂名、阳江、云浮,广西南宁、北流、陆川、岑溪,湖南张家界,福建龙岩等地均有红火蚁发生。

入侵危害:取食作物种子、果实、幼芽、嫩茎与根系,给农作物造成相当程度的伤害;通过竞争、捕食,减少无脊椎动物及脊椎动物数量,破坏生物多样性;人体被红火蚁螯针刺后有灼伤般疼痛感,可出现如灼伤般的水泡、脓包,敏感体质人群出现局部或全身过敏,甚至休克、死亡;对公共设施如电力、通讯系统有一定危害,可给发生地区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防治方法:可采用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等方法防治。快速有效的灭除方法是:使用毒饵为主,并结合使用其他类型化学方法。一般一年2-3次全面防治、重点补治。

苹果蠹蛾(苹果小卷蛾、苹果食心虫)

地理分布:苹果蠹蛾遍布于世界各大洲的苹果和梨的产区。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新疆全境、甘肃省的中西部、内蒙古西部以及黑龙江南部等地。

入侵历史:苹果蠹蛾在20世纪50年代前后经由中亚地区进入我国新疆,在50年代中后期已经遍布新疆全境,20世纪80年代中期该虫进入甘肃省,之后持续向东扩张。2006年,在内蒙古自治区发现有该虫的分布。另外,2006年也在黑龙江省发现,这一部分可能由俄罗斯远东地区传入。

入侵危害:苹果蠹蛾幼虫蛀食果实,被蛀的果实无法食用并且极易落果,蛀果率可在80%以上。该虫传入后不易根除,对我国的梨果类水果危害很大,可使我国水果产业遭受严重损失。

防治方法:目前主要防治手段是采用苹果蠹蛾性信息素迷向防治技术,以寄生蜂、昆虫病毒为主要材料的生物防治技术也取得了许多进展,应用的面积正在逐步扩大。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以及选择性杀虫剂防治等多种方法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更为有效。

稻水象甲(稻水象)

地理分布:目前分布在河北、辽宁、吉林、山东、山西、陕西、浙江、安徽、福建、湖南、云南、台湾等省市。国外主要分布在美国、日本、韩国、朝鲜等国家。

入侵历史:我国首先于1988年在河北唐海发现此虫,接着先后在天津(1990)、辽宁(1991)、山东(1992)、吉林(1993)、浙江(1993)、福建(1996)、北京(2000)、安徽(2001)、湖南(2001)、山西(2003)、陕西(2003)和云南(2007)发现。

入侵危害:主要危害水稻。成虫沿稻叶叶脉啃食叶肉,留下长短不等的白色长条斑。幼虫咬食稻根,造成断根,使稻株生长矮小,分蘖数减少,稻谷千粒重下降,从而影响产量。

防治方法:稻水象甲一旦传入后就很难根除,因此加强检疫是防止其扩散蔓延的关键。禁止从疫区调运秧苗、稻草、稻谷和其他寄主植物,禁止将疫区的稻草或其他寄主植物用于填充材料。在4-5月份越冬后成虫开始取食期间,可通过察看水稻秧苗等寄主植物上有无条状取食斑,以便及早发现。防治方法上,可通过调整水稻移栽期、合理排灌水来避害,或者通过物理诱捕来杀灭成虫,也可通过施用农药来防治。现在还没有切实有效的生物防治方法。

Copyright © 2016-2020 www.365da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365答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

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时内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