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姓名 | 任期时间 | 简介 |
1 | 盛宣怀 | 1896年冬-1905年春 | “中国实业之父”、“中国商父”、“中国高等教育之父”,创建中国第一所高等师范学堂南洋公学(今交通大学) |
2 | 唐文治 | 1907年秋-1920年冬 | 在交大接连创设铁路、电机两个工程专科,铁路专科是该校历史上设立的第一个工程专科,也是中国近代高等学校工程专科教育的发端;而中国高等学校中有电机教育也自此发端 |
3 | 孙科 | 1928年冬-1930年冬 | 推行“交通行政与交通教育相辅而成”的理念,提出“从物质上重新建设交大,从精神上提起交大的精神”,实行“部(铁道部)、路(铁路)、校(交大)联成一贯”的发展策略,开创了学校历史上人才鼎盛的“黄金时代” |
4 | 黎照寰 | 1930年冬-1944年秋 | 任交通大学校长14年,使交大初步成为一所理、工、管相结合的研究型大学,在“黄金时期”三十年代的老交大,人才辈出、声誉远播,曾享有“东方MIT”、“中国最高工业学府”之称 |
5 | 蔡元培 | 1928年春-1928年秋 | 将交大一直以来沿袭的“科门”学科建制,改为现代大学制度中较为提倡的“学系”建制,成立数学、物理、化学三系,其中,数理化三系的建制为学校日后形成理工管鼎立的局面夯实了根基 |
6 | 张元济 | 1901年春-1901年夏 | 中国出版业巨擘,创办了南洋公学特班,特班只有一届学生,却出了邵力子、李叔同、谢无量等人 |
7 | 叶恭绰 | 1921年夏-1922年夏 | 实现从南洋大学向交通大学过渡,以南洋大学为首组成交通大学 |
8 | 王伯群 | 1928年秋-1928年冬 | 将原本分立的第一、第二、第三交通大学再次合并,以实现增强实力、整合资源之意 |
9 | 史维祥 | 1984年春-1990年秋 | 中国流体传动与控制学科创始人,在其带领下,到1990年学校基本完成了“七五重点建设”的各项任务,为以后学校能进入首批“211工程”,建设成为九所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之一奠定了基础 |
10 | 凌鸿勋 | 1920年冬-1921年春1924年冬-1927年夏 | 任交大校长期积极推行“麻省模式”,去台湾后又创办了台湾交通大学 |
研究声明:西安交大十大校长排行榜,小编主要依据人物对学校的贡献、个人取得的成就、荣誉头衔、知名度、影响力、网络关注指数以及与榜单主题的契合度等情况,并综合参考互联网相关排行榜/榜单进行推荐。名单仅供参考娱乐,欢迎在末尾交流探讨。
西安交通大学校长介绍盛宣怀盛宣怀(1844年11月4日—1916年4月27日),字杏荪,又字幼勖、荇生、杏生、号次沂、又号补楼、别署愚斋、晚年自号止叟,江苏省常州府武进县(今常州市)人。盛宣怀是清末官员,洋务派代表人物,著名的政治家、企业家和慈善家,被誉为“中国实业之父”、“中国商父”、“中国高等教育之父”。盛宣怀一生经历传奇,成就不凡,创办了许多开时代先河的事业,涉及轮船、电报、铁路、钢铁、银行、纺织、教育诸多领域,影响巨大。【详细>>】蔡元培蔡元培,字鹤卿,又字仲申、民友、孑民,乳名阿培,并曾化名蔡振、周子余,汉族,浙江绍兴府山阴县(今浙江绍兴)人,原籍浙江诸暨。教育家、革命家、政治家。民主进步人士,国民党中央执委、国民政府委员兼监察院院长。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革新北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详细>>】张元济张元济(1867年10月25日~1959年8月14日),字菊生,号筱斋,出生于广东广州,中国近代杰出的出版家、教育家、爱国实业家。张元济一生为中国文化出版事业的发展、优秀民族文化遗产的整理、出版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他主持商务印书馆时期,商务印书馆从一个印书作坊发展成为中国近代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出版企业;他组织编写的新式教科书风行全国,在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具有开创性的意义;他推出严复翻译的《天演论》、林纾翻译的《茶花女》等大批外国学术、文学名著,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详细>>】叶恭绰叶恭绰(1881年~1968年),字裕甫(玉甫、玉虎、玉父),又字誉虎,号遐庵,晚年别署矩园,室名“宣室”,广东广州府番禺县人,书画家、收藏家、政治活动家。叶恭绰早年毕业于京师大学堂仕学馆;后留学日本,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曾任北洋政府交通总长、孙中山广州国民政府财政部长、南京国民政府铁道部长;1927年出任北京大学国学馆馆长。【详细>>】王伯群王伯群(1885—1944),贵州兴义人,中国同盟会先驱、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先驱、政治家和教育家。著有《交通事业改革方案》《电政设施三年计划》《航政建设纲要》《伯群文集》等著作。1924年,王伯群在上海创办大夏大学(今华东师范大学)。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开始,王伯群逐渐淡出政坛,转向“教育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