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姓名 | 简介 |
1 | 盛宣怀 | 被称为“中国高等教育之父”,创办中国第一所高等师范学堂南洋公学和第一所近代大学北洋大学堂 |
2 | 蔡元培 | 被称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主要倡导“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教育独立思想 |
3 | 黄炎培 | 中国职业教育的领导者,主张“知行结合、手脑并用、理论与实践并行、知识与技能并重” |
4 | 陶行知 | 中国近代平民教育的推动者,开创中国近代教育典范 |
5 | 张謇 | 主张“实业救国”“父教育,母实业”,发展了中国近代教育事业 |
6 | 严复 | 首倡“信、达、雅”的译文标准、复旦公学校长、京师大学堂译局总办 |
7 | 梁启超 | 参与“公车上书”,呼吁救亡图存、宣传变法的主张,创办《时务报》、倡导近代文学革命运动理论 |
8 | 蒋梦麟 | 国民政府第一任教育部长,北京大学历史上任职时间最长的校长 |
9 | 杨昌济 | 倡议筹办湖南大学、支持新文化运动、宣传《新青年》的主张 |
10 | 丘逢甲 | 同文学堂创办者之一,开创了潮汕新学的先声,掀起兴办新式教育的高潮 |
研究声明:中国十大近代教育家排行榜,MAIGOO名人小编主要依据人物的成就、影响力、知名度并综合参考互联网相关排行榜/榜单进行推荐。名单仅供参考娱乐,欢迎在末尾交流探讨。
中国十大近代教育家介绍盛宣怀盛宣怀(1844年11月4日—1916年4月27日),字杏荪,又字幼勖、荇生、杏生、号次沂、又号补楼、别署愚斋、晚年自号止叟,江苏省常州府武进县(今常州市)人。盛宣怀是清末官员,洋务派代表人物,著名的政治家、企业家和慈善家,被誉为“中国实业之父”、“中国商父”、“中国高等教育之父”。盛宣怀一生经历传奇,成就不凡,创办了许多开时代先河的事业,涉及轮船、电报、铁路、钢铁、银行、纺织、教育诸多领域,影响巨大。【详细>>】蔡元培蔡元培,字鹤卿,又字仲申、民友、孑民,乳名阿培,并曾化名蔡振、周子余,汉族,浙江绍兴府山阴县(今浙江绍兴)人,原籍浙江诸暨。教育家、革命家、政治家。民主进步人士,国民党中央执委、国民政府委员兼监察院院长。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革新北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详细>>】黄炎培黄炎培(1878年10月1日-1965年12月21日),号楚南,字任之,笔名抱一。出生于川沙镇内史第,江苏川沙县(今属上海市)人。黄炎培文章峭拔清健、傲岸不群。笔歌墨舞、酣畅淋漓。诗初学温、李,继复寝馈李、杜。思力沉厚,趣味隽永,章调铿锵。兴到落笔,虽语必工,富于著述。著作有《黄炎培考察教育日记》、《新大陆之教育》、《东南洋之新教育》等。【详细>>】陶行知陶行知(1891年10月18日-1946年7月25日),安徽省歙县人,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爱国者,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1929年圣约翰大学授予他荣誉科学博士学位,表彰他为中国教育改造事业作出的贡献。1945年当选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常委兼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兼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1946年7月25日上午,因长期劳累过度,不幸逝世于上海,享年55岁。【详细>>】张謇张謇(1853年7月1日~1926年8月24日),字季直,号啬庵,汉族,祖籍江苏常熟,生于江苏通州海门长乐镇(今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常乐镇)。清末状元,中国近代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主张“实业救国”。中国棉纺织领域早期的开拓者,南通大学、上海海洋大学等学校创始人。他一生创办了20多个企业,370多所学校,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宝贵贡献,被称为“状元实业家”。【详细>>】严复严复(1854年1月8日—1921年10月27日),原名宗光,字又陵,后改名复,字几道,汉族,福建侯官县人,提出的“信、达、雅”的翻译标准,对后世的翻译工作产生了深远影响。著名的翻译家、教育家,新法家代表人物,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之一,近代极具影响力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详细>>】梁启超梁启超(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清朝光绪年间举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幼年时从师学习,八岁学为文,九岁能缀千言,17岁中举。后从师于康有为,成为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宣传家。维新变法前,与康有为一起联合各省举人发动“公车上书”运动,此后先后领导北京和上海的强学会,又与黄遵宪一起办《时务报》,任长沙时务学堂的主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