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魂记
《还魂记》是赣剧传统代表剧目之一,改编自明代戏剧家汤显祖所著的《牡丹亭》,讲述了官家千金杜丽娘对梦中书生柳梦梅倾心相爱,竟伤情而死,化为魂魄寻找现实中的爱人,人鬼相恋,最后起死回生,终于与柳梦梅永结同心的故事。本剧保留了汤显祖著的《牡丹亭》原作精华,使全剧充满诗情画意。《还魂记·游园惊梦》一折,则是赣剧经典唱段。由于赣剧《还魂记》用弋阳腔搬上了赣剧舞台后,演出后取得了巨大成功,受到戏曲界的瞩目。弋阳腔《还魂记》一剧的成功,在赣剧历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日后留下了一段又一段佳话。此外,赣剧弋阳...腔《还魂记》在1960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成彩色戏曲艺术片,在全国发行。【展开全部】
西厢记
青阳腔《西厢记》为赣剧代表曲目之一,是根据元人王实甫创作的杂剧《西厢记》改编而成,讲述唐贞元间书生张生,在普救寺邂逅已故崔相国之女莺莺,发生爱情的故事,歌颂了莺莺和张珙的纯真爱情和挣脱封建礼教桎梏的反抗精神,这是一部典型的中国式歌剧,一部诗化的歌舞剧,许多著名唱段都成为越剧的经典唱段,令人百听不厌。
梁祝姻缘
赣剧经典剧目《梁祝姻缘》是潘派赣剧创始人潘凤霞成名作。潘凤霞出身赣剧世家,10岁登台表演。1953年调入江西省赣剧团,同年5月上演由石凌鹤、聿人改编的赣剧乱弹《梁祝姻缘》,潘凤霞扮演祝英台,演出受到南昌市民的热烈欢迎,连演数十场,场场爆满,从此一举成名。一曲南词“耳听得更鼓来山外”更是家喻户晓,争相传唱。
窦娥冤
赣剧青阳腔《窦娥冤》,是根据关汉卿杂剧《感天动地窦娥冤》并参照明传奇《金锁记》改编而来的。本剧演叙了恶棍张驴儿意欲毒杀蔡婆、霸占其守寡儿媳窦娥,不料毒死亲爹,为开脱罪责,反诬窦娥为凶手,赃官桃杌在接受张驴儿的贿赂后,竟对窦娥严刑逼供,并刑讯蔡婆,窦娥为了救护婆母,含冤招认,被判斩首。临刑时,窦娥对天发下三桩誓愿:血飞白练,六月降雪,大旱三年,以此证明这官司的冤枉。结果都一一应验了。三年后,窦天章受命为两淮提刑肃政廉访使,到楚州审查案卷,窦娥之鬼魂伸诉冤情,终得平冤。
珍珠记
赣剧经典剧目《珍珠记》,讲述了书生高文举赴京投考,其妻王金贞相送玉河桥,离别时将破开的珍珠半颗赠给文举各藏一半。文举高中状元后,被丞相温阁强招为婿,文举有苦难言,遂写信给金贞,被温阁知道,私自改了文举的信,休了王金贞。金贞进京寻夫,被温氏剪发剥鞋,在相府浇花扫地,幸得老仆帮助,后凭借半颗珍珠与文举终相会。文举知道包拯当官铁面无私,遂使金贞连夜逃出温府,去包处状告温阁。经包拯查明,定了温阁父女仗势欺人之罪,高文举与王金贞终于团圆了。此剧在1958年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成戏曲艺术片,在全国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