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海门区文化馆
海门区文化馆是国家设立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成立于1952年。现位于海门区繁华的解放路与师山路口,馆舍总面积四千平方米,馆内拥有设施完备的演艺剧场、非遗展示馆、综合排练厅、书画展览厅、舞蹈房等十多个文化服务项目,均对外免费开放。文化馆常年担负着海门区群众文化活动中心、艺术培训中心、创作生产中心、文艺人才集聚中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等“五大中心”的职能。
海门区海宁寺
江苏海门蛎岈山国家级海洋公园国家海洋公园
江苏海门蛎岈山国家级海洋公园资源丰富,别有天地。江苏海门蛎岈山国家级海洋公园为开发普及海洋科技知识、探寻海洋地质、气候、生物变化及生态旅游提供了极其宝贵的价值。蛎蚜山国家级海洋公园由原海门蛎岈山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更名而来,位于江苏省海门区东灶港镇外海。据了解,与海洋自然保护区“禁止和限制开发利用活动”不同,海洋公园在有效保护海洋生态和恢复资源的同时,可以开展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活动,促进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的协调统一。
南通海门市沿江渔村
江苏海门叠石桥国际家纺馆·家纺产业旅游区4A景区
中国叠石桥国际家纺城位于江苏省省级开发区——江苏海门工业园区境内,是全国规模最大、档次最高、配套最全、功能最强的家纺专业特色大市场。目前,中国叠石桥国际家纺城总建筑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包括家纺城三期中的核心交易区与布艺广场、绣品城、精品楼、名品广场、家纺城一期、二期等家纺产品经营区域,以及为之配套的商业步行街、商贸城、公共服务平台和中国叠石桥家纺馆,列全国布料及纺织品市场第三名,位居全国专业市场之首。
江海风情园
江海风情园是一个自然生态园、人文生态园,又是南通市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实验园,更是海门这块滨江乐土上的新世纪花园。园区占地400亩,以田园风光、湖光山色和古朴民居为载体,融江海风情和民俗文化于一体,形象地展示海门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农业文明,形成了她明净、清新的格调和大气、自然的气质。园区在为全市青少年提供一个课外活动营地的同时,也给广大市民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更为海门沿江风光旅游带锦上添花。
海门区法光寺
法光寺位于“凤城福地”余东镇,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1573-1620),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是海门区境内唯一留存的明代古刹,历来香火旺盛。海门区佛教协会设于本寺。法光寺的前身原是一座道观--东岳庙,又称东皇庙,后又建成大雄宝殿并塑东岳大帝。嗣后陆续建后殿、山门、东西侧殿等,房屋40余间,占地600多亩,成为通东地区规模较大、盛极一时的庙宇。1984年起,余东镇政府先后拨数百万元专款对寺庙进行修缮。
江苏省江海博物馆3A景区
江苏省江海博物馆于2013年3月1日获省文物局立项,4月8日获省编办冠名批复,同年12月28日奠基,2015年10月开工建设,2017年12月29日试运行,2018年5月18日正式开馆。江海博物馆建设在江海公园中心位置,建筑以海门特色民居“四汀宅沟”的形式设计,总占地面积约28000㎡,总建筑面积约17000㎡,建筑分地上两层和地下局部一层,地下部分为博物馆库房,现有馆藏文物5000多件。
海门张謇纪念馆
张謇纪念馆位于江苏海门区常乐镇,是为纪念张謇先生而修建的。纪念馆占地33亩,是一所江南园林式建筑,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1988年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被江苏省委宣传部命名为“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纪念馆前为文化广场,馆内有照壁、文化长廊、状元亭,纪念馆的主体建筑是一幢面积为3000平方米的两层大楼。大楼的建筑平面呈“H”形,外立面青砖白缝装饰,灰色平瓦盖顶,民国建筑风格。大楼内部装饰既有民族元素,又有欧式风格。
东洲公园
东洲公园地处海门区的中部,是海门区区主要的公共休憩场所。东洲规划总面积124.82亩,其中绿地94.22亩,水面12.84亩。全园分五个区:这五个区便是儿童活动区、老年人活动、游览休息区、花卉盆景生产区和园务管理区。如今已经成为成为海门的新地标,深受广大市民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