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365答案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生活常识 学习资料

10种常见的乙类传染病

时间:2025-05-09

狂犬病

狂犬病是狂犬病毒导致的急性传染病,人兽共患,人体感染后的病死率几近100%。《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将其列为乙类传染病。狂犬病早期症状是发热,伤口部位常有疼痛或有异常、原因不明的刺痛、颤痛或灼痛感。随着病毒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扩散,患者出现典型的狂犬病临床症状,即麻痹型、狂躁型,最终死于咽肌痉挛而窒息或呼吸循环衰竭。

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是我国法定报告传染病中报告病例数最多的常见乙类传染病之一。病毒性肝炎患者和携带者均是传染源;粪-口消化道途径、血液、母婴、性传播等是主要传播途径。高危因素:多个性伴侣、反复输血及血制品、血液透析、吸毒史、静脉注射药物;密切接触被甲肝、戊肝肝炎患者污染过的水源和食物;在甲肝、戊肝流行病区,食用未煮熟的水产品。

艾滋病

艾滋病是危害性最大、最常见乙类传染病之一,由艾滋病病毒(HIV)引起。这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使人体丧失免疫功能。2022年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器官移植团队为一名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疾病毒(HIV)合并肾功能衰竭的儿童进行肾脏移植手术。经MaiGoo小编了解,这是全中国首例为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儿童进行肾脏移植的手术。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2022年12月26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公告,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更名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经国务院批准,2023年1月8日起,解除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采取的甲类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降为“乙类乙管”。新冠病毒实施“乙类乙管”策略是我国疫情防控政策的一次重大调整。受新冠病毒影响三年有余的社会,正式回归正轨。

登革热

登革热为十大乙类传染病之一,是全球传播最广泛的蚊媒传染病之一。登革热广泛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特别是在东南亚、西太平洋和美洲地区,最为流行。在中国则主流流行于广东、海南、福建、台湾、广西及浙江等南方地区。登革热的潜伏期一般为1至14天,多数5至9天,典型的登革热病程分为三期:发热期、极期和恢复期。

Copyright © 2016-2020 www.365da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365答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

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时内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