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剧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非遗
绍剧是浙江三大剧种之一,已有300多年历史,中国传统戏曲剧种。原名“绍兴乱弹”,俗称“绍兴大班”,源于秦腔,1950年定名为绍剧。拥有400多个剧目,最具代表的剧目有《孙悟空三打白骨精》、《龙虎斗》等。如今,绍剧是绍兴除越剧外,在戏曲文化领域中一张响亮的城市名片。
绍兴东湖
绍兴以乌蓬船、乌毡帽、乌干菜这“三乌”为代表,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并呈现独特的地方风采,是绍兴乡土文化的象征。绍兴的乌篷船、乌毡帽、乌干菜成为绍兴的象征。一顶小毡帽、一只乌篷船、一碟茴香豆、一碗绍兴女儿红,在曲水流觞间观一场传统的社戏,这是鲁迅先生笔下的绍兴透着江南水乡浓浓的风情。如今,去绍兴旅游,乘坐绍兴乌篷船,品尝乌干菜蒸肉,购买一顶乌毡帽手工艺品,成为绍兴旅游必做的三件事,因此,绍兴三乌可以说是绍兴一张响亮的城市名片。
鲁迅故里·沈园
越剧是中国第二大剧种,有第二国剧之称,在国外被称为“中国歌剧”,亦为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依次为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之一。而作为越剧发源地绍兴嵊州,又有称为“女子科班”、“绍兴女子文戏”、“的笃班”、“草台班戏”、“小歌班”、“绍兴戏剧”、“绍兴文戏”、“髦儿小歌班”、“绍剧”、“嵊剧”、“剡剧”等。至今,绍兴仍拥有新昌调腔、越剧、绍剧、诸暨西路乱弹、绍兴目连戏等五大剧种,越剧成为绍兴戏曲文化领域一张响亮的金名片。绍兴更是在嵊州鹿胎山下建立越剧博物馆,集中反映了越剧发展的面貌,展示了越剧在形成、发展中所经历的风风雨雨和不断改革创新走向繁荣的历程。
安昌古镇
绍兴菜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的浙菜的地方菜系,是以绍兴为代表的富有江南地区水乡文化的风味名菜,是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享有绍兴“菜中皇后”之誉的清汤越鸡和绍兴醉鸡为代表的绍兴菜,是绍兴一张响亮的美食名片。
兰亭
绍兴是鲁迅的故乡,鲁迅是绍兴的“金名片”。“横眉冷对千夫指”的鲁迅,一直是绍兴最主要的城市名片,知道鲁迅的名字甚至大于知道绍兴这个城市之名,是绍兴一张响亮的人物名片。鲁迅,又叫周树人,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的基石,后与《阿Q正传》、《药》、《故乡》等小说名篇一同收入小说集《呐喊》。毛泽东主席评价鲁迅为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评论家、作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中华民族精神的发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