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元夕》
在元宵节古诗大全中,Maigoo小编最喜欢《青玉案·元夕》这首词。这首词是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所作,出自《稼轩长短句》。当时他是怀着满腹的激情、哀伤、怨恨,创作了这首元夕词,没成想却成为了流传千古的名作。全词构思精妙,语言精致,先用大量笔墨渲染了元夕的热闹景象,最后把笔锋一转,以冷清作结,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深化了全词的意境。词中的千古名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相信没有人不知道的。
《京都元夕》
《京都元夕》是描写元宵节的古诗,为金朝诗人元好问所作。诗的开头两句“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写京都元夕的热闹场面,大街小巷到处在舞弄着花灯的景象,而街上的人们的装束和举动反衬了汴京一派繁华、升平的气象;后两句写自己竟然也随游人追欢逐乐,同时表现了诗人对此时金朝的偏安处境的嘲讽,也表达了对繁华背后危机的担忧。全诗浅白如话却富有情趣,且含蓄动人,意味深长。
《生查子·元夕》
《生查子·元夕》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所作的一首元宵词。词的上片描绘“去年元夜时”女主人公与情郎同逛灯市的欢乐情景,“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则是女主人公追忆与情郎月下约定的甜蜜情景,情人间互诉衷情的温馨幸福溢于纸上。下片写“今年元夜时”女主人公孤独一人面对圆月花灯的情景,因为“不见去年人”,往日的山盟海誓早已被恋人抛诸脑后,如今物是人非,不禁悲上心头,表达出女主人对昔日恋人的一往情深。全词的语言通俗,构思巧妙,上片写去年,下片写今日,重叠对应,回旋咏叹,具有明快、自然的民歌风味;同时语短情长,形...象生动,又适于记诵,因此流传很广。【展开全部】
《元宵》
《元宵》是明代诗人唐寅所作的一首诗。通常的元夜诗,多写都市。而这首《元宵》却取材农村,诗人写出了农村过元宵节的热闹场面。灯月辉映的乡村是美的,灯月映照下的村女则更美。她们青春焕发,喜气洋洋,尽情欢笑。全诗意境优美感人,其中“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更是流传千古的元宵节的诗句。
《迎新春·嶰管变青律》
“庆嘉节、当三五。列华灯、千门万户”是描写元宵节的诗句,出自北宋词人柳永的《迎新春·嶰管变青律》。这首词主要描写了北宋京城欢庆元宵节的盛况,真实地再现了宋仁宗时期物阜民康的太平景象。词的上片通过铺叙的方式,浓墨重彩地渲染出了元宵佳节的热闹气氛。词的下片则主要以疏笔淡墨来表现人们的欢乐情绪。
《十五夜观灯》
《十五夜观灯》是唐代诗人卢照邻所作的一首元宵节古诗。这首诗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绚丽多彩的元宵灯火将大地点缀得五彩缤纷,甚至一直绵延不绝地与昊昊天穹连成一片,远远望去灯火宛若点点繁星坠地,靠楼的灯光更似明月高悬,人们在节日之夜观灯赏月,尽情歌舞游戏。为这节日增光添彩的,当然还少不了美丽姑娘的欢声笑语。
《蝶恋花·密州上元》
《蝶恋花·密州上元》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此词用粗笔勾勒的手法,抓住杭州、密州气候、地理、风俗等方面各自的特点,描绘了杭州上元和密州上元节的不同景象,流露了作者对杭州的思念和初来密州时的寂寞心情。全词内容、笔墨不囿于成规,自抒胸臆,意之所到,笔亦随之,不求工而自工;诗人运用了转折、反衬等章法技巧,体现出了他当时的境遇和心情。
《正月十五日夜月》
白居易的诗《正月十五日夜月》,是一首关于元宵节的古诗,写的是当时杭州元宵佳节的繁华景象,表现了诗人对杭州生活的留恋之情。在这首诗中,诗人将春风、明月、近海、江水、灯火、笙歌、衔市,酒楼等多个典型景物,进行了精心排列,并通过对仗对比,把杭州的元宵节进行了白描,语言明丽照人而又通俗易懂,层次分明地传递出视觉效果,鼓瑟笙歌适时入耳。全诗短短四句,二十个字,让读者感受到了杭州元宵节繁华热闹的动态美,同时兼具恬淡、安然的静态美,显示出杭州特有的魅力。
《正月十五夜》
《正月十五夜》是最有名的元宵节古诗,为唐代苏味道所作。在这首元宵节古诗中,诗人首先从大处落笔,写洛阳城中华丽的灯火和绚烂的烟花,写洛阳城中取消宵禁之后的交通状况,营造出热烈的节日氛围;接着,诗人从细处着眼,写暗尘、明月、歌女,歌声,把庆祝活动推向高潮;最后,诗人写自己希望时间能够慢一些,表达出自己的欢乐与不舍。全诗律对精切,风调清新,是初唐比较成熟的五律。其中“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这几句,历来为赞美元宵节的经典诗句。
《上元夜·其一》
《上元夜六首》是唐代诗人崔液所作的的七绝组诗作品,描写了当时京城长安元宵赏灯的繁华景象,其中第一首最为著名。这首诗没有具体写赏灯的内容,而是交代了赏灯的事由,写得热闹、欢快,渲染了赏灯的浓烈气氛。此诗写得很妙,它勾起了读者关于元宵节赏灯的无限遐思,也让人产生了代入感,它的妙处还在于它激起了读者的好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