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渡草堂
陈渡草堂则是旧时唐荆川读书处,也是陶园旧址,唐荆川先生的墓葬所在地。陈渡草堂座落于荆川公园内,以明嘉靖年间著名的抗倭英雄和文学家唐荆川先生读书处而命名,1989年修复后的陈渡草堂后被拓建为荆川公园。清末民国时期,多有文人买舟西行,出城行至此园,酬唱吟咏、游览其间,并用文字留下了许多美好的记忆。
近园
约园曾是有数百年历史的常州私家园林,原为明代官府鹿苑。园中景物,以奇石见长,赵起于每石题一峰,成“约园十二峰”,并有梅坞风情、海棠春榭、小亭玩月、城角风帆等24景。园中花木扶疏,清流回环;池面叠石假山,有石亭、曲桥蜿蜒可通。到民国二十年(1931)后,约园改作医院,随着医院的逐步扩大,残存的约园只能院进园退,虽说是恢复了些许景点,但高楼四起,古风不再。
寄园
民国时期的寄园,建于1875年,原为白氏故园遗址,后为钱氏所有,著名学者钱名山先生曾在此举办私塾性质的学园,一时文人云集,培养了诸多知名人士。寄园经过60余年,直到抗战爆发,常州沦陷,寄园逐步沦为废墟。
暂园
暂园在常州园林史上有着特殊的意义,因为它是学校(安邦小学旧址)和园林的融合体,建造者就是唐荆川的后裔、著名书法家唐驼,照壁上还有“暂园重建记”。可惜的是暂园以及安邦小学大部分建筑毁于193日本侵华战争,现在的两层青砖小楼便是当年的唯一遗存。小楼里的房间也作为如今老年活动音乐室、会议室等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