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二师烈士纪念公园
红二师烈士纪念公园,由原红二师烈士墓的基础上扩建而成,是广东省政府核定的革命遗址之一。纪念园占地面积80亩,现已建成由“红星广场”、“时光广场”、“阅兵广场”、“号角广场”和“东江平台”5个山头组成的纪念公园,园内祭奠着65位有姓名的烈士和33位无名英雄的遗骸。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后,起义军于3日开始主动撤离南昌城。10月9日,在董朗等人的领导下,1200多名起义军终于到达了东江特委所在地朝面山。后在南方局和东江特委的共同领导、主持下,部队打起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帜,成了一支由我党独立领导的正规部队。
新山村3A景区
汕尾红色村有哪些?海丰县附城镇的新山村,是汕尾有名的红色村,红色文化底蕴深厚。大革命时期,在革命先驱彭湃的带领下,新山村广大村民踊跃参加革命,涌现出“一门七英烈”“父子三烈士”等感人事迹。现保存有村农会旧址、农军赤卫队队部旧址等多处史迹。村内600平方的红色文化馆布展精美,2700平方的红色广场人头攒动,农会旧址、队部旧址、烈士故居、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串联成片。村内建立了3名专职宣讲、15名本村“小小讲解员”队伍,并开通了专线大巴搭载游客等便民服务。
海丰烈士陵园
海丰烈士陵园,始建于1963年,占地11万平方米,是海丰县缅怀先烈、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也是汕尾红色景点之一。陵园正门为重檐牌坊式仿古建筑,气势雄伟壮观,前为纵横各百米的陵园广场,后面通道两侧栽种着苍松翠柏和各种花卉。经过通道拾级而上便是烈士墓碑,镌刻有“革命烈士墓”五个大字。据MaiGoo小编了解,墓碑后面是面积为544平方米的墓室,墓室主体为拱圆形建筑,里面安放着林铁史、杨望、林苏、黄兴干等两百多位在历次革命斗争中光荣牺牲的革命烈士的骨骸和骨灰。
东尾村3A景区
东尾村,临近红海湾遮浪旅游区,是汕尾著名的红色旅游村之一,有着丰富的红色资源,素有“红色乡”、“共产党村”的称号。大革命时期,东尾村多位人士在彭湃的宣传、发动下参加了革命活动,核心人物包括罗章彩、石冰等。如今,村内有东尾村农会旧址、西岭村农会旧址、东尾村赤卫队旧址,3处省级革命遗址,并依托2万平方米的红色文化广场和红海湾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吸引了多地的党政机关和一些企事业单位前来学习交流,也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游览参观。
富足园村·四十九团团部旧址
富足园村,是海陆丰革命根据地后方基地之一,是红色革命中心区。村范围内有四十九团团部旧址,海陆紫县委、苏维埃政府旧址等革命旧址。其中,红军四十九团团部旧址,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第十七师第四十九团成立地。1929年10月,海陆惠紫特委在黄羌林场朝面山举行军事会议,以原红二师第五团红军为基础,在黄羌林场朝面山大路下宣告成立。四十九团在海陆惠紫苏区坚持武装斗争长达4年半,成为东江地区战斗力最强的革命部队,革命功勋不可磨灭。旧址总规划面积200亩,主要建筑包括房屋旧址一座,亲水河道300米,广场3000平方米。
红宫红场旧址
彭湃,是早期中国农民运动的领袖之一,曾参与南昌起义等重要运动,并领导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红色政权—“海陆丰苏维埃政府”。彭湃故居就位于离红宫红场不远的龙津河东面,是彭湃童年和青少年时代生活的地方。在红宫宣布海丰苏维埃政府成立后,曾在此举行数万人参加的群众大会,焚烧田契471088张,租簿58027本。1928年3月,原址被国民党军队烧毁。后于1958年按原貌修复,为一座前廊仿西式建筑,总建筑面积266平方米,楼下中间为堂屋,供有彭湃母亲周凤的遗像。彭湃的书斋“得趣书室”就在故居东侧。
湖坑村
湖坑村,是新田镇两个“省定贫困村”之一。但在大革命时期,湖坑村、激石溪村并称为碣石溪乡,是海陆丰苏维埃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红军后方防地,也是解放战争时期陆丰东北大队的游击地。湖坑村有着辉煌的革命斗争史,而且红色资源十分丰富,据买购小编了解,村内由省党史办认定审批的革命遗址有峨眉山地下情报交通站,湖坑红军烈士墓、湖坑战壕、炮台遗址等。
激石溪村·激石溪先烈纪念园
激石溪村,是海陆丰农民革命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年“红二师”的指挥部。以激石溪为主的农运基地,为后来“红二师”建立革命根据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据www.wt369.net网站小编了解,激石溪革命根据地先烈纪念园,首期占地面积13.3万平方米,主要设施有:烈士纪念碑、杨其珊雕像、烈士纪念馆、革命英雄浮雕、景英亭、“浩气长存”牌坊、广场、雨花石观光台、大理石台阶、园林绿化等以及其他配套设施,用以缅怀革命先烈,发扬拥军优秀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