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365答案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生活常识 学习资料

学生考勤系统算法描述如下:“查看每个学生的考勤记录,迟到的学生记录加1,最后得到迟到统计人数”。这种描述方式是

时间:2025-07-04

11.学生考勤系统算法描述如下:“查看每个学生的考勤记录,迟到的学生记录加1,最后得到迟到统计人数”。这种描述方式是

A.自然语言

B.高级语言

C.伪代码

D.流程图


一、各选项的定义与特点

1. 自然语言(A 选项)

定义:人们日常使用的语言(如中文、英文等),无需特殊语法或格式,通俗易懂。

特点:用直白的文字描述算法逻辑,不涉及编程语言的语法,也不使用严格的符号或流程结构。

示例:“遍历所有学生记录,若状态为‘迟到’,则计数器加 1,最后输出计数器值。”

2. 高级语言(B 选项)

定义:如 Python、Java 等编程语言,有严格的语法规则和关键字,可直接编译或解释执行。

特点:需遵循特定语法(如循环结构、条件判断等),例如用 Python 写考勤统计:

python

运行

count = 0for student in students:
   if student.attendance == "迟到":
       count += 1print("迟到人数:", count)


与题干的区别:题干未使用任何编程语言的语法,不属于高级语言。

3. 伪代码(C 选项)

定义:介于自然语言和编程语言之间的符号化描述,使用近似编程语言的逻辑结构(如循环、条件判断),但不严格遵循某一语言的语法。

特点:通常包含 “遍历”“如果… 则…” 等逻辑关键词,并用缩进或特定符号表示流程,例如:

plaintext

初始化 迟到人数 = 0  
遍历 每个学生 in 学生列表:  
   如果 学生状态 == "迟到":  
       迟到人数 = 迟到人数 + 1  
输出 迟到人数  


与题干的区别:题干仅用自然语言描述流程,未体现伪代码的逻辑结构(如循环、条件判断的符号化表达),因此不属于伪代码。

4. 流程图(D 选项)

定义:用图形符号(如矩形、菱形、箭头等)表示算法流程,直观展示逻辑顺序。

特点:需通过图形元素(如 “开始”“结束” 框、处理框、判断框)和箭头连线呈现,例如:

plaintext

┌───────┐
│  开始  │
└──┬────┘
  ▼
┌───────┐
│ 初始化count=0 │
└──┬────┘
  ▼
┌───────┐
│ 遍历学生记录 │
└──┬────┘
  ▼
┌───────┐
│  判断是否迟到 │
└──┬────┘
  ▼
┌───┬───┐     ┌────────┐
│ 是 │ 否 │     │ 继续下一个学生 │
└───┴───┘     └────────┘
  ▼                │
┌───────┐           ▼
│ count+1 │      ┌────────┐
└──┬────┘      │ 结束     │
  ▼           └────────┘
┌───────┐
│ 输出count │
└───────┘


与题干的区别:题干完全是文字描述,没有图形符号,不属于流程图。

二、题干描述的类型分析

题干 “查看每个学生的考勤记录,迟到的学生记录加 1,最后得到迟到统计人数” 的特点:


用中文自然语言描述算法步骤,无任何编程语言语法、伪代码的逻辑符号(如 “遍历”“如果”),也没有流程图的图形元素。

仅通过直白的文字顺序说明 “查看→计数→统计” 的过程,符合自然语言的定义。

三、结论

该描述方式属于 自然语言,正确答案为 A 选项。


Copyright © 2016-2020 www.365da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365答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

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时内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