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365答案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生活常识 学习资料

陕西历史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

时间:2024-12-22

阙楼仪仗图

《阙楼仪仗图》,唐代墓葬壁画,国宝级文物,第三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1971年陕西省咸阳市乾县懿德太子李重润墓出土,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懿德太子墓位于乾陵东南隅的韩家堡,墓中壁画比较完整的约有40幅,壁画题材丰富,构图宏伟,技艺精湛,堪称初唐至盛唐具有代表性的绘画流派杰作,在唐代绘画真品中极为罕见。阙楼仪仗图共两幅,内容相同,分别绘于唐懿德太子墓墓道东壁和西壁,均高296—420cm,宽976—928cm,揭取时被对应分为四小幅。这幅壁画场面宏伟,人物众多,以山为背景,绘城墙、阙楼和即将出城的仪仗队,画面色彩艳而不俗,栩栩如生,是唐墓壁画中极为罕见的,亦是太子大朝时的情景再现,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唐三彩骆驼载乐俑

唐三彩骆驼载乐俑,盛唐时期三彩釉陶器,国宝级文物,1959年陕西省西安市西郊中堡村唐墓出土,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为陕西历史博物馆镇馆之宝。此骆驼高48.5厘米,站在长方形底座上,引颈长嘶。驼身为白色彩釉,颈部上下和前腿上部的长毛及尾部均涂以赭黄色,背上的驮架为一平台,铺有色彩斑斓的毛毯,共有八名乐手。整件作品中人物形象个个生动鲜活,连骆驼也显得沉稳有加,好似踏着乐步徐徐行进。此骆驼造型雄健优美,舞俑、乐俑体态丰满,形象生动,釉色鲜明亮丽,协调自然,采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面制成,具有强烈的艺术生命力和巨大的感官吸引力,堪称唐三彩中的极品。

狩猎出行图

《狩猎出行图》,唐代墓葬壁画,原图高近2米,长近9米,1971年陕西省咸阳市乾县章怀太子墓出土,为国宝级文物,第三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狩猎活动是唐代帝王和皇室贵戚最为喜好的健身娱乐活动之一。唐代帝王对狩猎活动的重视,也使狩猎活动成为唐代绘画的重要题材。此图绘于章怀太子墓墓道东壁,画面以青山松林为背景。全图由40多个骑马人物、2只骆驼、5株古树和山石所组成,场景壮阔,构图别致。此壁画色彩鲜艳,构图气势磅礴,宏伟壮观,形象塑造细腻传神,不仅呈现出大唐达官贵族出猎的壮观景象,也表现出了相当高的绘画水平,属唐墓壁画中不可多得的上乘之作。

淳化大鼎

淳化大鼎,又名兽面纹五耳鼎、屈舌鼎,西周青铜器,1979年陕西省咸阳市淳化县史家原村出土,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为陕西历史博物馆国宝级文物。这件铜鼎通高122厘米,口径83厘米,耳高28.6厘米,腹深54厘米,重226千克。由于此鼎无任何铭文,出土在淳化,故名淳化大鼎。该鼎形制浑厚,造型生动,纹饰奇伟,腹壁上铸有三个半圆形大耳,至今仅见此一器,是迄今世界上最大、最重的西周青铜器,也是迄今出土的最大的圆鼎之一,更是研究西周早期周人分布和青铜器铸造工艺的重要资料。2002年,淳化大鼎成为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皇后之玺

陕西历史博物馆镇馆之宝有哪些?那买购网小编就不得不提及西汉皇后之玺了。皇后之玺,西汉玉器,为国宝级文物,1968年陕西省咸阳市韩家湾乡狼家沟出土,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此玉玺高2厘米,边长2.8厘米,重33克,以新疆和田羊脂白玉雕成,温润洁白、有着凝脂般的光泽,极具观赏性。玉玺印面为正方形,上雕一只螭虎形象做纽,形象凶猛,体态矫健,玺面阴刻篆书“皇后之玺”四字,书体流畅,刀法自然娴熟,可见当时的篆刻艺术已达到了高超的水平。此玉玺是迄今所见两汉时期等级最高且唯一的一枚帝后玉玺,也是现存最早的一枚皇后玉玺,为汉代皇后玺的唯一实物资料。

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

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唐代银器,1970年陕西西安南郊何家村窖藏出土,为国宝级文物,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这件陕西历史博物馆镇馆之宝,通高18.5厘米,系用银片锤打、焊接而成。壶身呈扁圆形,造型采用我国北方游牧民族契丹族使用的皮囊形状,一端开有竖筒状小口,上置覆莲瓣式壶盖,壶顶壶柄以银链相连,骑猎、常用皆宜,独具匠心,银壶两侧采用凸纹工艺各塑造一匹奋首鼓尾、跃然起舞的骏马。此壶造型、纹饰别具匠心,制作精湛,线条圆润自然,比例恰当,是唐代中原汉族与北方契丹族文化交流的物证,为舞马提供了具体的实物资料,使我们能够得窥唐代舞马之一斑,其文物价值弥足珍贵。

五代耀州窑青釉刻花提梁倒流壶

五代耀州窑青釉刻花提梁倒流壶,又称青釉提梁倒注瓷壶,五代时期瓷器,1968年陕西省咸阳市彬县出土,为国宝级文物,第三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现藏陕西历史博物馆。此壶高18.3厘米,腹径14.3厘米,壶身呈圆形,盖、梁、身连为一体;盖、壶衔接处堆塑哺乳母子狮,母狮张口为流;球形壶腹刻饰缠枝牡丹;底部中心有梅花形注水孔,灌水时将壶倒置,水从母狮口外流时为盛满,因壶内有漏柱与水相隔,所以底部虽有孔而不会漏。此壶造型独特,构图严谨,图案精美,利用“连通容器内液面等高”的物理原理,反映了工匠艺人的睿智巧思,是耀州窑的代表作品,也是耀窑瓷器中出类拔萃的珍品。

鸳鸯莲瓣纹金碗

唐鸳鸯莲瓣纹金碗,唐代金器,1970年陕西省西安市何家村窖藏出土,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是陕西历史博物馆十大宝物之一。此碗为锤击成型,出土时为两件,一件高5.5厘米,口径13.7厘米,足径6.8厘米,重392克;一件高5.6厘米,口径13.5厘米,足径6.8厘米,重391克。两碗器壁捶作出上下两层向外凸鼓的莲花瓣纹,每层十片,上下轮廓相合,每一个莲瓣单元里都錾刻有装饰图案,上层主题是动物纹,下层是单一的忍冬花装饰图案。两碗内壁分别墨书“九两半”、“九两三”。这对金碗庄重大方,优美典雅,工艺精湛考究,纹饰繁纷瑰丽,充分体现了唐代金银器装饰艺术的成熟,是为数不多的非唯一的、而且两件都是文物珍宝,也是仅见的最富丽堂皇的金碗。

五祀卫鼎

五祀卫鼎,西周时期青铜器,1975年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董家村青铜器窖藏出土,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为陕西历史博物馆国宝级文物。此鼎通高36.5厘米,口径34.3厘米,腹深19.5厘米,重11.5公斤。鼎造型简单大方,双立耳,三柱足,平沿外折,下腹向外倾垂,器腹较浅,口沿下装饰一周雷纹填底的窃曲纹。鼎腹内铸铭文19行共207个字,讲述了西周中期一件土地交易事件。该鼎是“裘卫四器”之一,鼎腹内铸铭文,记载了裘卫和邦君厉交易土地的事情,是研究西周中期社会经济和土地制度的第一手资料,同时这篇铭文中有确切纪年,也是判断西周中期青铜器的标准器,非常珍贵。

镶金兽首玛瑙杯

兽首玛瑙杯,唐代玉器,1970年陕西省西安市南郊何家村出土,为国宝级文物,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是陕西历史博物馆镇馆之宝。此杯通高6.5厘米,长15.6厘米,口径5.9厘米,材质为红色缠丝玛瑙,杯体为牛形兽首,以兽的双角作为杯柄。兽嘴镶金,兽头圆瞪着大眼,目视前方。该杯细微处刻画的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是至今所见唐代唯一的一件俏色玉雕,其选材、设计和工艺都及其完美,亦是唐代玉器作工最精湛的一件,在我国是绝无仅有的,堪称国之重宝。

Copyright © 2016-2020 www.365da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365答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

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时内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