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365答案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生活常识 学习资料

卢浮宫十大雕塑

时间:2024-12-22

被缚的奴隶

卢浮宫有哪些雕塑?那买购网小编就不得不提及《被缚的奴隶》了。《被缚的奴隶》又名《反叛的奴隶》,是米开朗基罗·博那罗蒂于1516年创作的大理石雕塑,现收藏于法国巴黎卢浮宫。在米开朗基罗的所有作品中,奴隶是常见的题材。这件大理石作品塑造了一个被绑在石柱上的健壮的奴隶,他把奴隶身体以外的部分做了最粗糙的保留,像是人物的苦难印记。雕塑中的人物如公牛一样的身体呈螺旋形强烈地扭曲着,似乎正在挣脱身上的绳索。作品充分利用了大理石丰富的表现力,身体强烈的动感造型刻画出不屈的反抗精神,这里所表现的与其说是个青年奴隶,不如说是全人类反抗暴政、为自由而战的崇高美德,更是雕塑家心中如火般激情的真实写照。

克罗顿的米隆

《克罗顿的米隆》是17世纪法国雕塑家皮埃尔·皮热于1671年开始创作,用了十一年的时间,终于在1682年彻底将其完成。这件作品中元素十分丰富,其主体是一位身强体壮的老人,他的手掌深陷在一段腐朽的木桩之中,并且在其下身位置,居然还有一只死咬不松口的雄狮。米隆是一位著名的希腊运动员,他于公元前6世纪生于意大利的克罗顿(当时为希腊殖民地),曾多次获得奥林匹克运动会和皮同运动会的冠军。年老以后,为了看看自己是不是还老当益壮,他尝试劈开一根已裂缝的树干。他的手夹在了树干中,动弹不得,最后不幸被狼群撕吞。在这件雕塑中,艺术家用更高贵的动物——狮子替代了狼群,创造出极富戏剧性的效果。

米洛斯的维纳斯

《米洛斯的维纳斯》又名《断臂的维纳斯》、《米洛斯的阿芙洛蒂忒》,是古希腊雕刻家阿历山德罗斯于公元前150年左右创作的大理石雕塑,现收藏于法国卢浮宫博物馆,为卢浮宫的三大镇馆之宝之一。现存雕塑头部与身躯均完整,但左臂从肩下已失,右膀只剩下半截上臂。据说,它的手臂是在希腊和法国双方激烈的争夺中摔断的。雕像表现出的爱神维纳斯身材端庄秀丽,肌肤丰腴,美丽的椭圆形面庞,希腊式挺直的鼻梁,平坦的前额和丰满的下巴,平静的面容,流露出希腊雕塑艺术鼎盛时期沿袭下来的思想化传统。从雕像被发现的第一天起,它就被公认为是迄今为止希腊女性雕像中最美的一尊雕像。多少年来,人们对她倾注了不计其数的赞美和歌颂。

垂死的奴隶

《垂死的奴隶》是米开朗基罗的三大雕塑之一,于1516年创作。这件雕塑作品中塑造了一位容貌健美、比例匀称、身体结实、疲乏不堪的青年,他左手枕在脑后,右手轻轻放在胸前,他胸前的那条绳索象征着禁锢的暴力与专政,全身肌肉舒展放松,似有灵魂进入天国、肉体得到解脱的境界,雕像中体现了米开朗基罗的艺术思想,是表现人类对痛苦的反省、绝望的行动意志和为不能实现的理想所困而受的苦难。

书吏凯伊像

《书吏凯伊像》又称《书吏坐像》、《盘腿而坐的书吏》,来自于4500年前的古埃及,于古埃及第四王朝时期雕刻而成,它是埃及古王国时期写实主义的杰作,也是卢浮宫古埃及文物部最闻名于世的雕塑之一。这座雕像不仅表现了古典的书记官的动作,而且表现了这个书记官富有个性的相貌特征。他盘腿而坐,膝上展开纸草卷,手握芦苇杆笔,似乎正在书写,但两只眼睛直视前方,好像在聆听谁说话,表情十分严肃。现在出土的古埃及书吏像很多,唯独这一尊结构最完整,表情最真切,也最富有艺术魅力。尤其是他的眼睛是用水晶石做的,到现在依旧明亮。整体外形栩栩如生,让它成为与《图坦卡蒙的黄金面具》一个重量级别的旷世藏品。

胜利女神像

卢浮宫著名雕塑《胜利女神像》,又名《萨莫色雷斯尼姬像》,是世界最著名的人物雕塑之一,被奉为稀世珍宝,作者已无从考证,现为法国卢浮宫“镇宫三宝”之一。这尊女神像高2.44米,尼姬女神犹如从天而降,那前倾展翅欲飞之态,被风吹拂的衣裙贴着身体,可隐见女性人体的完美。虽然女神的头和手臂都已丢失,但凭借强大的气场和磅礴的气势,仍被认为是古希腊雕塑家们高度艺术水平的杰作,不论从哪个角度,观赏者都能看到和感受到胜利女神展翅欲飞的雄姿。

塔尼斯的斯芬克斯像

法国卢浮宫馆藏雕塑《塔尼斯的斯芬克斯像》,就是大家常说的“狮身人面像”,发现于尼罗河三角洲东北部的塔尼斯,是阿蒙·雷神庙的守卫者。这个24吨重的花岗岩狮身人面像已经四千多岁了,能在这样硬的石头上雕刻出如此巨大而又精美的作品,可想而知当时的雕刻艺术是多么繁荣,艺术家的雕刻手法是如此精湛。它是埃及境外保存的最大或许也是最古老的一座狮身人面像,现被放置在卢浮宫博物馆古埃及文物馆的入口处,是众多镇馆之宝中的一件。人面狮身象征着法老的威严,它的头部以国王脸部为特征,是国王“活生生的象征”。此外,它还象征着与太阳神的神圣联系。

汉谟拉比法典石碑

《汉谟拉比法典》是中东地区的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大约在公元前1776年颁布的法律汇编,是最具代表性的楔形文字法典,也是世界上现存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这部法典原文刻在一段高2.25米,上周长1.65米,底部周长1.90米的黑色玄武岩石柱上,故又名“石柱法”,现藏法国巴黎卢浮博物馆,是卢浮宫著名雕塑作品。整个石碑上半部分雕刻的,是汉谟拉比国王和太阳神沙玛什的雕塑;而下半部分,则是楔形文字记录的当时社会诉讼依据的法条规则。汉谟拉比法典不仅是人类研究古代巴比伦经济、政治、法律制度的极其重要的文物,也是古代巴比伦艺术的重要代表。

人首翼牛像

《人首翼牛像》又叫《人面双翼公牛像》、《人面带翼公牛像》,这是一对来自于两河文明亚述帝国时期的神兽拉马苏,属于萨艮二世王宫门洞口两侧和塔楼转角上的石板上雕刻,现收藏于法国卢浮宫,为卢浮宫博物馆里最知名的雕像之一。在亚述帝国时期,拉玛苏是一个很常见的守护神,学名叫“人面牛身双翼兽”,它们一般在宫殿门口成对出现,保护皇宫和城市的安全,类似于中国古代大户人家门口的石狮子。这对拉马苏是两河文明的重要见证,当时的工匠用了非常稀奇的手法塑造了一对“又动又静”的拉马苏。从正面和侧面看上去,这对拉马苏是四条腿,但是从前45度望过去,这对拉马苏竟然是五条腿,静止和运动在一个雕塑里达到统一,真的是很神奇。

Copyright © 2016-2020 www.365da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365答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

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时内妥善处理。